德——统治的原理
老子,《道德经》
《三国演义》这本小说几乎所有人都读过。在这本小说中登场的人物很多,但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可能莫过于主人公——刘备(161-223)。从历史上来看,刘备是与曹操、孙权共同三分天下的君主。大家是否还记得刘备的字?对,刘备字玄德。“玄德”这两个字浓缩着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所记载的哲学思维,然而大部分人可能还并不知道这一事实。一般而言,刘备被认为是一位仁德宽厚的君主,同时也是儒家学者们所极力推崇的明君。然而,深深植根于刘备心中的却并非是儒家思想,而是道家思想。谈到这里,我们会产生一个疑问:刘备为什么会选择把自己的字,抑或是人生的座右铭定为“玄德”二字?刘备从老子的教导中领受了哪些内容?对于这些疑问,下面的事件会间接地给出答案。
于刘备而言,赵云赵子龙是其手下一位名将,他勇猛善战,在战场上未有败绩。比较而言,关羽和张飞是与刘备桃园结义的兄弟,因而刘备对二人的忠心信任有加。与此不同的是,赵云在当时只能算是暂时依附于刘备的将军。虽然刘备青睐赵云,但是又苦于无法与其重新来一次桃园结义。于是刘备在等待时机,而这样的一个机会也终于来临了。在曹操百万大军逼压入境之际,刘备把自己的两个妻子和儿子阿斗托付给了赵云。然而不幸的是,刘备的一个妻子在混战中丧命,赵云勉强成功地保全了刘备儿子的性命。对赵云来说,这一结果是其用几条命都无法抵偿的。自知死罪的赵云从甲胄中取出酣睡的阿斗交给刘备向其请罪,然而就在这时,出现了令人震惊的转折——刘备接过儿子随即将其摔在地上说:
“为汝这孺子,几损我一员大将!”
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,泣拜曰:“云虽肝脑涂地,不能报也!”
--《三国演义》
对赵云来说,这是令其极感震惊的事件。他看到刘备爱惜自己,甚至过于日后将成为太子并继承皇位的刘备长子。于是自然而然地,赵云下定决心“虽肝脑涂地”也要效忠刘备。就在这一瞬间,刘备也得到了一位杰出的将军——在刘备死后,赵云也为其极尽忠诚。此情此景,的确让人感到如此美好!然而与陶醉于其中的感动相比,我们也应该从哲学的角度深思刘备是如何得到赵云的。刘备究竟是如何使赵云也同关羽、张飞般成为忠诚不二的臣仆的呢?这个问题非常重要,因为如果能找到正确答案,我们就能触及东方统治术的核心。
谈到这里,探讨刘备的字中“德”字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。“德”这个字看似极其普通,大家都再熟悉不过,然而实际上对于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,真正了解的人可以说是少而又少。为了正确理解这个概念,我们有必要翻阅《韩非子》这本书。韩非子认为“德”即为“得”,换句话说,“德”不是单纯地指道德上的品性,而是意味着得到某种东西的能力。当然此处人是所要得到的对象,统治者的“德”就是指得到杰出大臣的能力,教师的“德”则是指得到优秀学生的能力。让我们再次回想在上述事件中,刘备得到赵云的两个阶段。在此之前,刘备只是得到了赵云这个人。然而,刘备把自己的儿子阿斗掷于地上的瞬间,他才最终不仅得到了赵云的人,而且也成功俘获了赵云的心。
“德”是一种区别于武力和财力的能力:武力和财力只能抓住人,但却很难得到人的心,而“德”则是一种能俘获人心的能力。我们看到,“德”这个字是由“取得”的“得”和“人心”的“心”组合而成。因此,真正的“德”正是在获取人心上产生果效。那么,刘备究竟是在何处学到“德”所具有的神奇力量的呢?对,正是《道德经》,这本书的第三十六章有如下内容登场:
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。是谓微明,柔弱胜刚强。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
--《道德经》第三十六章
这几个句子浓缩了老子统治术的精华,特别是“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”这句尤为引人注目。谈到这里,思路就比较明晰了,刘备摔阿斗正是在实践这一教导。因为刘备对赵云表现出比自己儿子更浓厚的爱惜之情,所以他才能得以夺取赵云的心。此外,刘备摔阿斗是以收买赵云的心为目的,这一动机绝不能让赵云有所察觉,而应该让其感到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感情;如果被赵云发觉,他也许会因此而嫌恶刘备,可能会产生“为了得到我,这个人竟然可以摔自己的儿子,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君主!”等想法。因此,老子在前文中也警告说“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”。
刘备没有忘记老子“德须微明”的教导:如果此处的“微”是指自己的内心不能被赵云看破,那么“明”则是指不可忘记投掷阿斗的原因是为了收买赵云这位将军。刘备的字为什么叫做“玄德”?
这一问题的答案现在不是很清楚了吗?“玄”象征着黑暗,这正符合老子的教导,即对要以德而取之人,绝不能向其暴露自己的内心。“玄德”这两个字向我们展现出刘备是多么忠实于老子的教导!要得到对方,首先要付出,但其动机却绝不能暴露给对方。刘备从未忘记这一原理。
东方统治术可以归结为老子“虽微实明”的“德”之原理。大家还记得申叔舟(1417-1475)的故事吗?他曾在集贤殿中值夜班时打盹,当时世宗大王看到这一情形非但没有责怪他,反而脱下龙袍为其避寒。但即使这样,世宗大王的“德”对申叔舟却没有派上任何用场。日后申叔舟非但没有为世宗的孙子端宗献上生命,反而还帮助首阳大君篡夺了王位。杰出的帝王都会对自己的后继者传授刘备所实践的“德”之原理。然而,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能成为刘备,也会有人走上世宗大王的前车之路,那么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?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不具备洞察人心的眼力:把庸才视为人才,把没有节气之人错看为有操守之人,然后如刘备般向对方献出热忱。然而,即使得到了这种人又会有什么用处呢?有些君主甚至会把口若悬河的人错看作是有能力的人。
对那些不具备洞察人心眼力的君主来说,“德”之原理最终可能会成为其自取灭亡的捷径。在面临国运衰亡的君主御前,总是充斥着众多毫无能力或口若悬河的大臣,出现这种现象也都是有其理由的。
译注:
①世宗大王(1397-1450):李氏朝鲜的第四代国王。
②首阳大君(1417-1468):李氏朝鲜的第七代国王。
③申叔舟(1417-1475):朝鲜王朝初期的政治家,世宗朝重臣。